回望一場改變生命軌跡的青春遠行

異國交換生在山城的一期一會 成就三十載情誼

2025年9月9日

1995至1996年間,中大迎來157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作一學期或整個學年的學術交流,大部份學生來自中大的夥伴院校,另有部分來自位於美國的雅禮協會。在90年代,約85%的交換生都是來自美國或日本。

原只是擦身而過的異鄉過客,他們卻在短暫的相遇間編織出延續三十載的情感紐帶。今年6月20日,30多位散布世界各地的摯友攜家眷重返中大聚首同遊,回首青春歲月。

圖左:30年前,逾百名來自世界各地交換生在中大相遇,合影於聯合書院梯階
圖右:老友們今年6月再從世界各地重返香港,在近10多年間興建的康本國際學術園再度合影

八號颱風下的序章

三十載不渝的摯友,人生難得,更難得是始於僅一年的交會和其間一場颱風。1995年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到中大交流的關雁𠗕娓娓道來—當年參加迎新活動第二天即遇上颱風「肯特」襲港,八號風球下被困宿舍的交換生,索性將枯燥的場合轉為「颱風派對」,在風雨聲中混熟,寫下三十年緊密連結的序章。她笑說:「那段被困且無所事事的48小時,讓我們有機會深入認識,是我們連結半生的種子。」

左圖:關雁𠗕(橙色箭頭)與龍白課(綠色箭頭)參加中大的越南遊學團時並肩而站的身影
右圖:關雁𠗕(右)和龍白課因中大結緣,從校園活動中相知相惜,再攜手共度人生

關雁𠗕屬居美港人子女,年少時對母親的故鄉並無太多想像,母親卻一心盼女兒多認識華人文化,甚至能結交香港男朋友,遂促女兒來港交流。未料關雁𠗕真的在中大交流期間遇見人生伴侶—同為交換生的美國男孩龍白課(Patrick Long)。

愛情與友情萌芽的山城時光

關雁𠗕熱衷參與中大舉辦的各式校園活動—從邵逸夫堂的電影夜、合唱團、社交舞到遊學團等活動都能見到她的身影。當年在喬治城大學主修亞洲研究的龍白課,為學中文赴港交流。與關雁𠗕在山城邂逅後,為了融入她的圈子,龍白課緊隨關雁𠗕的腳步參加大大小小的活動,朝夕相對下緣分悄然發酵,最終結為夫婦。

藤田貴祐也是那場「颱風派對」上的交換生之一,至今難忘剛認識的同學們在宿舍天台上冒雨嬉戲,在風雨中拉近彼此的距離。那年與同學們一同嚐遍香港美食,更讓他愛上這座城市;凍檸茶與港式炒麵,至今仍是他的心頭好

中大歲月亦孕育出一生摯友。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生中川崇秀與美國加州長大的黃俊銘在交流期間成為室友。他們志趣相投,同樣熱愛旅行,至今一起踏遍阿根廷、澳洲、冰島、東南亞等十多國家,30年來在探索世界的路途上總有彼此作伴。

左圖:光頭是黃俊銘(右二)的標誌,這源於他與新亞書院宿友打鬧時互相剃頭,發現清爽自在,從此維持30年未變。黃俊銘於交流期間除了勤於學業,更熱衷於學習廣東話、參加實習和兼職,還是新亞書院籃球隊的活躍成員

城市的引力改變人生座標

黃俊銘自小着迷飛機與鐵路,15歲初訪香港時即被這城市的高效率與活力吸引,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就讀工程學期間特意申請赴港交流,再次感受這座城市的脈搏。畢業後曾在上海、日本、美國工作,黃俊銘最終選擇回到香港,至今已在港定居11年。

左圖:中川崇秀(橙色箭頭)熱情投入本地文化與生活,交流期間更隨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王浩勃博士(綠色箭頭)學習舞獅
右圖:這次重返中大,中川崇秀(左)特別再拜訪王博士,兩人在當年使用過的舞獅頭前合影,細數回憶中點滴

成龍、李小龍和許冠文主演的電影陪伴中川崇秀成長,這位深受香港流行文化薰陶的日本學生於本科時自費來港交流,在中大學會廣東話,又參加舞獅班及各式文化活動,期間認識日後成為妻子的中大中文系本地同學。婚後一家曾返日本,因相信香港能給女兒多元語言環境及國際視野,最終舉家遷回香港。如今,中川崇秀的女兒已精通中、日、英、韓等六種語言,他對當年的選擇甚為慶幸。

左圖:中川崇秀(左一)與黃俊銘(右二)在中大正門與同學們合照
右圖:中川崇秀(左一)、黃俊銘(左三)與關雁𠗕(左四)和中大老師(後排)聚餐

舊地重遊  青春如昨

30年彈指即逝,今天重返校園,記憶仿如昨天。他們難忘那個沒有空調、沒有私人電話的年代,黃俊銘回憶,「當時宿舍走廊只有一台公用電話,來電時會有人大聲喊:『510房,電話!』。我們如想打電話還得排隊輪候,和女朋友聊天時,後面還有幾個同學在等候並順便『偷聽』!」

重返校園,黃俊銘發現中大變得更暢通易達,說:「當年我們常靠雙腿上下山,現在校園到處是電梯、手扶梯,學生省力不少!」

龍白課接續回憶,那些年宿舍沒有冷氣,因此大夥兒最常流連長開冷氣的電腦室,關雁𠗕也是在那兒註冊人生第一個電郵,至今難忘。

由一年過客到成為香港人

短短一年交流,卻改變了原本只是過客的青年人的生命軌跡。中川崇秀和黃俊銘為香港的多元與活力留下來,成為新一代香港人。龍白課與關雁𠗕則在中大期間學會欣賞多元文化,拓展跨文化視野。現居美國的二人鼓勵兩個女兒學習多國語言並體驗異地生活。

左圖:今年6月,現居世界各地的舊同學重返中大相聚,喜極相擁
右圖:關雁𠗕(右二)與書院同窗穿上崇基書院服飾合影,為青春留下新回憶

致青春的寄語

回首在中大的一年,關雁𠗕特別感恩中大的老師時常與交換生聚會,讓異鄉學生感受溫暖與關懷。龍白課則寄語未來的交換生來港交流不該只當遊客跑景點,說:「要走進本地人的生活,學習語言並與香港人相處。思鄉難免,但親身經歷過能遇見全新的自己,這也是最珍貴的收穫。」

此次溫馨重聚由中大學術交流處協辦,處長范瑞欣(右二)特別帶來中大珍藏多年的交換生相冊,與(左起)藤田貴祐、黃俊銘、龍白課、關雁𠗕及中川崇秀一邊翻閱泛黃的照片,一邊回味青春時光

/朱韻斐
照片殷志成攝及受訪者提供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