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

歡迎閱覽第七十一期《走進中大》。

超強颱風樺加沙早前襲港,在市內造成不少破壞,有幸社會各界在面對逆境時團結一致,及早採取一切必要預防措施,又在風暴過後合力清理混亂,確保受影響市民得到適切支援,才能令本港市面得以盡快恢復正常。香港社會同心協力、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感到自豪。

國慶日升旗儀式

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教授於2025年10月1日主持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儀式廣邀約150位嘉賓蒞臨參與,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葉水球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領事部副主任田振峰參贊、校董、教職員、學生及校友。由中大本科生及研究生組成的學生國旗護衞隊負責升旗。伴隨國歌奏唱,國旗、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及中大校旗徐徐升起,見證國家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歷史時刻。我深感榮幸能夠與大學成員及各界友好齊聚校園,參與這項意義深遠的活動,深化愛國情懷,促進和平理念。

中大舉行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宣揚藝術之美

9月22日,中大文物館隆重揭幕「北山瑰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碑帖珍本」特別展覽。繼2023年中大文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的「宋拓魅力──碑帖珍本特展」取得空前成功後,是次再度展出由北山堂基金慷慨捐贈予大學之國寶級宋拓。這場眾所期盼的藝術盛會得以實現,實有賴北山堂基金多年來對中大文物館的鼎力支持和信任。該基金會由慈善家利榮森博士創立,旨在宏揚中華藝術文化,守護文物瑰寶。中大衷心感謝基金會將利氏家族傳世珍寶贈予本校文物館,讓我們得以與公眾分享中華歷史的豐厚底蘊。此外,是次展覽圖錄更以英語出版,對現存關於拓本的英語著作極為稀缺的學術界而言極為珍貴,彰顯特展的重大意義。英語圖錄填補了中國藝術史研究領域的一大空隙,有助國際讀者領略古代中國碑帖的獨有魅力,亦彰顯中大「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辦學宗旨。

(左起)「北山瑰寶: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碑帖珍本」特別展覽開幕典禮主禮嘉賓: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中大副校長(校友 / 社區聯繫及大學拓展)陳德章教授、北山堂基金主席利乾博士、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陳詠雯女士、北山堂基金總監(中國藝術及文化)何鑒菲博士、中大文物館研究員兼展覽策展人何碧琪博士。

推動創新創業

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一系列前瞻性策略,支持創新科技發展及產學研合作,為中大帶來無窮機遇,善用我們作為綜合研究型大學的優勢,為香港特區長遠發展作出貢獻。我們於上月底舉辦了兩項大型活動,與中大社群共建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中大創業日2025」於九月中圓滿舉行,透過展覽、專題講座及創業比賽等豐富活動,展示由中大校友、學者及學生主導的創新項目,在校園內推廣創業文化。我很榮幸與校友兼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及行政總裁駱美琪女士進行專題對談,分享將創新構想轉化為實踐成果的經驗,並探討創業與投資的最新趨勢。「中大創業日」不僅為大學創業者提供理想平台,與公眾分享創新成果,更讓新晉初創團隊透過創業比賽初試啼聲,展現卓越創意與對創優革新的熱忱。衷心感謝中大校友傳承基金自2015年以來持續舉辦這項年度盛事,致力建立完善的支援網絡,促進中大創業者與創新者交流經驗及心得。我很高興看到「中大創業日」規模與影響力日漸擴大,正好印證校友傳承基金對推動創業所付出的努力成效彰顯。

(左起)「中大創業日2025」開幕典禮主禮嘉賓:中大副校長(校友/社區聯繫及大學拓展)陳德章教授、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駱美琪校友、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張詩慧女士、中大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以及中大副校長(教育)金國慶教授。
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中)與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駱美琪校友(左)參與專題對談,環節由林曉鋒校友(右)擔任主持。
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右二)與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駱美琪校友(左一)參觀創業展覽互動體驗區。

繼「創業日」後,「中大創新日2025」於9月底接續舉行。這項盛大活動讓我們闡述大學創新成果如何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今年大會以「人工智能賦能」為主題,既切合時勢且深具意義。人工智能已成為推動現代發展的重要力量,不僅重塑產業面貌,更為未來開拓無限可能。「中大創新日」除展出逾20家由中大學者、師生及校友創辦的初創企業之突破性項目,亦舉辦多場主題演講與專題討論,邀請政府代表、業界領袖及研究專家,共同探討本地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政策、在教育中的應用,以及產學界如何融合頂尖科技實現社會影響等重要議題。中大多年來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卓有成就,在以此為核心的數碼轉型浪潮中擔當着領導角色。我謹此感謝知識轉移事務處籌辦「中大創新日」,讓參加者與大學創新先鋒互動交流,發掘中大社群的創新潛能,促進知識共享,共謀發展。我們將繼續與政府及業界夥伴緊密協作,共同打造具競爭力的創新生態圈,鞏固粵港澳大灣區在創新與知識領域的領導地位。

中大舉辦第五屆「創新日」,展示最新創科成果及探索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
「中大創新日」設有展覽攤位,展示由中大師生及校友成立的初創企業所主導的創新項目。

歡迎史丹福學者

中大迎來新一屆「史丹福大學賓Bing海外留學計劃」(BOSP)的學生。該計劃是專為史丹福大學本科生而設的海外學習項目,讓學生在全球13個學習點中選擇其一,進行短期留學與文化體驗。參與本年度計劃的學生會於9月至12月期間在中大學習中國語言,修讀涵蓋中國研究及不同學科的精心設計課程及參與實地考察與體驗式學習活動,以深入認識中國及本地文化。我有幸在上月底的歡迎晚宴上與本屆17位史丹福學生及駐校教授──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顧訊教授會面交流。中大非常重視與史丹福大學的合作,並期盼計劃能持續發展,進一步推動中大校園國際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術交流與跨文化對話機會。

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前中)及多名大學代表出席2025年「史丹福大學賓Bing海外留學計劃」(BOSP)的歡迎晚宴。

我期待在下一期《走進中大》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故事。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盧煜明教授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