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籌劃中大新篇章

《中大2026–2030》交流會 校友教職員建言獻策

2025年10月6日

中大正制訂未來五年發展藍圖——《中大策略計劃2026–2030》(下稱《中大2026–2030》)。大學於9月15日及17日舉行了兩場交流會,校長率領團隊與校友與教職員會面,作深入交流,助大學開拓更璀璨的未來。

計劃聚焦七個重點範疇,包括教育、學生體驗、研究與創新、人才的吸納與培育、全球視野、凝聚校友與大學拓展,以及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交流會上,校長盧煜明教授、常務副校長潘偉賢教授、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副校長(校友/社區聯繫及大學拓展)陳德章教授、協理副校長(研究)黃俊文教授、協理副校長(學生體驗)及大學輔導長高永雄教授,以及和聲書院院長任揚教授分別為以上範疇闡述大學初步的發展構思,並邀請與會者提出意見。

教職員在交流會上分享意見

在教育方面,潘教授表示將在既有優良基礎上精益求精,培育德才智兼備的畢業生服務社會,回應香港及國家所需。學生體驗層面,高教授指大學冀進一步吸引國際生,將中大打造成世界學生樞紐,同時加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與學習支援,並與校友、社區及業界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周全的財政支援與就業培訓。

談及研究與創新,岑教授強調,中大力爭未來五年繼續成為全球領先的研究型大學,並成為全亞洲最具創意及企業精神的高等學府,進一步拓展國際創新與研究合作網絡。人才亦是發展關鍵,盧校長指大學將繼續興建研究大樓等先進硬件,並完善教員待遇與認可機制。任教授指,學校將強化國際聯繫,建立國際化的校園和中大社群,提升中大在全球舞台的能見度。

校友凝聚與大學拓展方面,陳教授表示,中大將強化與跨代、跨界別的校友連結,增進他們歸屬感,鼓勵以專業所長回饋母校,同時拓展多元募捐網絡。於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黃教授指出,除在校園規劃中融入綠色建築元素,亦會支持前瞻研究,同時提升師生對社會責任和可持續議題的認知,期望中大於本地乃至國際間為推動社會與環境和諧作出貢獻。

盧教授在兩場交流會上簡介《中大2026–2030》初步框架

盧校長於兩場交流會上感謝校友與教職員踴躍參與,提出寶貴意見,大學將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完善未來五年的策劃,並同步思考為策略訂下可量化的評估指標。

大學已於今年6月開設《中大2026–2030》線上諮詢平台,歡迎中大成員繼續踴躍發表意見,共同塑造中大未來。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