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大校園新文藝地標——文物館羅桂祥閣

2025年7月11日

近月前來中大的訪客,不難發現山腰矗立的新地標 —— 中大文物館的擴建新館羅桂祥閣。新館於3月春分時節開幕,開幕展覽《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展出193件來自世界各地博物館的明末藝術精品。

本月的「鏡頭下的中大」圖片專題帶領讀者穿越古今,走進羅桂祥閣明淨敞亮的新展廳,體驗那個年代獨具特色的藝文風貌。

照片由中大文物館提供

羅桂祥閣由香港著名建築師嚴迅奇設計,新館從現有展覽廳橫向延伸,拓闊了建築和展覽空間,在山體上飄浮。

羅桂祥閣的利希慎廊內設咖啡店及書店,可供舉辦講座和藝術表演。
寬敞的樓梯,帶領遊人登上文物館另一層……

……並進入樓高4.5米的利孝和陸雁群伉儷展覽廳,探索明清之際的藝術精品,包括瓷器、刺繡等珍品。

左:
鹿鶴同春玉壺春瓶
「大明嘉靖年造」款
明 嘉靖三十一年(1552)
江西景德鎮窯
高25.2、口徑7、足徑8.2厘米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鍾棋偉先生惠贈
藏品編號:2024.0451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鄧明亮攝

右:
青花錢塘夢故事圖盤
明 崇禎(1628 – 1644)
江西景德鎮窯
高6.5、口徑33.3、足徑19.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
陸鋮、薛皓冰攝

五彩描金執壺
明 嘉靖(1522 – 1566)
江西景德鎮窯
連蓋高27、口徑5.9、足徑8.1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
陸鋮、薛皓冰攝

汪關(約1575 – 1631 後)
刻「恣慵散人」石章
明晚期(約1550 – 1644)
青田石
高1.58、縱3.54、橫3.5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
陸鋮、薛皓冰攝

趙左(約1562 – 1620 後)
仿大癡秋山無盡圖卷
(局部)
明 萬曆四十七年(1619)
設色紙本手卷
28.3 × 424.2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
©上海博物館
陸鋮、薛皓冰攝

竹編朱漆描彩人物紋長方盒
「旻川下門張文燦办(辦)」款
明末清初(17世紀)
高10.8、長70.5、寬26厘米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 捐贈
藏品編號:2015.500.1.62a,b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白玉蘭花紋盒
「嘉靖辛酉陸子剛製」款
明 嘉靖四十年(1561)
高2.1、口徑4.5厘米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
北山堂惠贈
藏品編號:1995.0640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鄧明亮攝

張宏(1577-1652後)
止園圖冊(其中一開)

明 天啟七年(1627)
設色紙本八開冊(另有十二開現藏美國洛杉磯郡藝
術博物館)
各32 × 34.5厘米
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藏品編號:1988-463a-h
©柏林國家博物館亞洲藝術博物館

展覽橫跨文物館新舊兩翼,遊人可自由穿梭兩個空間。

文物館6月28日舉辦「夏至園遊會」活動,設工作坊讓參加者製作墨彩明信片。
新聞與傳播學院校友、京崑演員張靜文於「夏至園遊會」當日表演。
音樂組合Chillday X Emily為「夏至園遊會」表演嘉賓之一,吸引一家大小觀賞。

中大文物館特別展覽《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即日起開放至720日,歡迎公眾免費入場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