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菁英薈萃

中大向四位學者頒授榮譽博士銜

6月20日,中大在利希慎音樂廳舉辦第93屆大會,向四位傑出學者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以表揚他們為社會作出的貢獻。進場音樂響起,四位榮譽博士在一眾大學主管人員陪同下緩緩進場,他們登上舞台,在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後面坐下,靜候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教授宣讀自己的名字。

四位教授的讚辭,由副校長汪寧笙教授及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鄧思穎教授宣讀。這四位學者為社會進步不辭勞苦,雖然在學術路上偶遇障礙,仍孜孜不倦追求突破,終創出非凡成就。

神經生物學家畢傑恩 (Gene Block) 教授出生於美國紐約州,曾在史丹福大學修讀心理學,中大前校長劉遵義教授當時在史丹福任教,畢教授也在修讀本科期間旁聽劉教授的講座,至今難忘。大學學業後,他開始研究哺乳類動物的晝夜節律,特別是老化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響其生理時鐘。經過多年研究,畢教授在神經生物學界已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7年,畢教授成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校長,他將於7月底卸任,為17年校長生涯劃上句號。畢教授與中大淵源甚深,除了與劉遵義教授結緣和獲頒榮譽博士學位,去年12月也出席了中大60周年晚宴。《走進中大》於典禮當日單獨訪問了畢教授,讀者可按此細閱。

第二位獲榮譽博士銜的學者為美國計量經濟學專家James Heckman教授。他設法改善研究採樣不均勻的問題,2000年獲瑞典皇家科學院頒授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研究主要以非裔美國人為對象,探索多樣性和異質性對社會的深遠影響。這位經濟學家也積極倡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深信早期教育能為人的一生打下堅實基礎,也能為政府帶來大量收入。Heckman教授的研究已獲許多國家和地區政府接納,在政策制定中發揮重要作用。他現時擔任中大博文講座教授,這次獲頒榮譽博士學位,加深了他與中大的濃厚情誼。

四位學者領受榮譽博士學位。左起:畢傑恩教授、James Heckman教授、Paul Nurse爵士教授、以及潘建偉教授

英國遺傳學家Paul Nurse爵士當日也獲頒榮譽博士銜。2001年,這位科學家與另外兩位科學家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Nurse教授修讀本科前,曾於健力士啤酒廠的實驗室用酵母做實驗,後來到愛丁堡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時,也專研酵母。他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酵母細胞周期由cdc2基因控制,這個基因為DNA複製和隨後細胞分裂的關鍵。其後,教授又在人類細胞周期中發現類近的基因。Nurse教授的種種發現,讓世界上的生物學家,尤其是研究癌症的學者更了解細胞繁殖的過程。教授在研究之外,亦致力推動科普,曾擔任英國皇家學會主席五年之久。

第四位獲頒殊榮的是物理學家潘建偉教授。潘教授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量子物理學超過20年。傳統通訊加密技術近年不斷受攻擊,潘教授專門研究更安全的量子通訊系統。量子通訊系統不但可確保傳送的資訊不會洩漏,更能把資訊傳得更遠。2016年,中國科學院在潘教授及其團隊的協助下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標誌在通訊領域邁出一大步。2020年,潘教授的團隊也開始研製九章量子電腦,針對特定科學問題的運算。事實證明,九章量子電腦能夠超越最強的經典超級電腦,達到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四位學者接下證書後,畢教授代表一眾榮譽博士發表謝辭。他表示,中大擁有多重優勢,多年來進步無數,在學術成就、國際拓展、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屢有突破,「無論是在UCLA擔任校長的17年歲月,抑或是我的整個研究生涯,我一直對中大都深感敬佩。我非常珍惜在中大、香港以至中國大陸渡過的美好時光,卸任後仍會懷念多年來建立的夥伴關係以及深厚情誼。」

文/Chamois Chui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