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文脈的傳承

故宮博物院漆器修復師讓約700年琴器「活」在當下

桐木作面,梓木為底;造工規範,線條柔和——這是中大文物館「鎮館之寶」之一,一張南宋至明初製作的「仲尼式」古琴,由北山堂惠贈。細看琴面有黑漆斷紋,結合蛇腹斷和牛毛斷等,波光粼粼,散發古舊而典雅的色彩。文物館最近邀得故宮博物院漆器修復師閔俊嶸為這張琴進行二十多處修復,補灰漆層、做封護,講求整體統一如舊,處理每個細節一絲不苟。

閔最近訪港參觀中大文物館,看到展廳内展出的古琴——那是他首次與這張古琴相遇。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得悉這位修琴專家對古琴的興趣,便從展牆上取下琴器,請古琴家蘇思棣及其學生即興在這張琴上揮灑琴音。館長向閔提及琴底的瑕疵狀況,並詢問閔是否願意在短暫留港期間修復此琴。閔一口答應,並與兩名文物館裱畫師在工時外對這張琴進行修復。三人在兔年的最後五個月夜焚膏繼晷,最終完成修復。文物館對閔是次義務修復感激不盡,閔謙遜地說:「琴的研究和利用同等重要。文物活化利用是需要管理者有擔當才能落實。」

2004年,閔俊嶸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漆藝專業,隨即進入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成為漆器修復師。然而,初出茅廬的他起初並未接觸古琴。「剛開始工作以後,就接觸了一批中和韶樂文物的修復。雖然古琴也是中和韶樂的一部分,但它們不盡相同。當時是我的師父正在進行古琴的修復。」閔說。翌年,他跟隨師父一起參與古琴修復。「我是在工作中接觸到古琴這樂器的。」

無名仲尼式古琴
晚宋至明初期(十三至十四世紀)
館藏編號:1999.0536
北山堂惠贈

修舊如舊 重現古人智慧

樂器文物與一般漆器文物雖在製作工藝上有相同之處,但修復樂器文物有很多特殊要求。閔解釋說:「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以最小的干預,達到最有效的保護。作為修復師,我們會最大限度保留器物本體原有的歷史資訊;做修復的區域,僅限於它存在病害和傷患的地方。」

修復師了解器物、尊重器物,協助它們重現光華。閔對保育和傳承的重視,使他堅守「修舊如舊」的修復原則。「前人在器物上留下的痕跡,也會作為歷史資訊好好保留,且修復部分必須與器物本身的材料、工藝、裝飾和造型風格保持一致。比如修復古琴期間用作補全的灰層、漆層、木胎等,皆與造琴所用的材料和結構相同。」

文物館這張古琴,雁足周圍的漆和灰胎層(用以保護琴面的物料)已有缺失,灰漆(由生漆和鹿角灰調成)跟木胎已經分離。「要解決漆翹問題,我們針對雁足到琴尾部分,混合鹿角霜(用於修琴的傳統材料)和漆進行封護,減低安裝弦線時的潛在風險。」

修復前的古琴(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謹慎的選材,使古琴修復後仍符合原來的振動和發聲原理,不會影響它未來的音色,使跨越多世紀的琴音得以傳頌。閔續說:「不論是選材還是斲琴工藝,我們不難從中悟到古人的智慧,而我的工作便是透過修復,把這些哲學傳承至今。」

修復師的成師之路

「起初,我是不會彈古琴的。」閔說。「剛剛起步時,我未曾接觸古琴,修復經驗比較少,也對彈奏要求一竅不通,因此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為了做好修復工作,閔拜訪老師學習彈奏古琴,並跟隨製作古琴的老師,研習斲琴技藝。「在日常修復過程中,我們也接受主持古琴研究和修復的鄭珉中先生指導。不同時代製作的琴器,造物風格和音色都存有一定差異,因此修復前,需要研究每張琴的時代背景。修琴是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從清代古琴開始,再修到宋代、唐代。」

時光荏苒,閔俊嶸在故宮博物院的高牆深院內接受良師善導,默默耕耘;由不會彈琴的年輕修復師,蛻變成備受肯定的修琴師。

閔俊嶸在琴上進行修復示範

七弦五音 細訴情懷

漢學家高羅佩在《琴道》(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一書中論及古琴之美,並稱獨奏古琴為「聖王之器」。古琴音樂之美不僅是旋律,還在於每個音符的獨特音色與層次——散音、按音、泛音,時而純淨清澈,時而鬆沉曠遠。古琴在文人雅士中地位崇高,與中國文學、畫作、詩詞密不可分。談到古琴與人的關係,閔俊嶸說:「彈琴會滋養人的性情和素養。人養琴,琴也會養人。」

中大文物館由即日起至2024年5月5日舉辦「潤物有聲:文物與我們的故事」特別展覽,歡迎公眾免費入場參觀。

/Gillian Cheng
/D. Lee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