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讓世界看見香港粗獷建築之美

中大校園擁有本地唯一大型粗獷建築群

穿梭中大校園,我們不難發現「飯煲」、眾志堂學生活動中心、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等具備獨特風格的大型建築,經常吸引不少學生甚至遊客拍照「打卡」。這些設計與用途兼備的建築屬於粗獷主義建築,別具研究與保育價值。

《走進中大》邀得《未知的香港粗獷建築》作者彭展華(Bob Pang)分享他及團隊對香港粗獷建築的研究,談談他們如何以「代筆」身份,整理並把香港精英建築師的作品呈現公眾眼前。

彭展華於中大眾志堂

粗獷並非冰冷

粗獷建築在石屎森林中是個巨型、如實,卻甚少有人留意的現象。彭展華則對這鮮為人知的領域感興趣,並形容展開相關研究「純屬意外」。他解釋:「粗獷主義 (Brutalism) 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英國。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英國急需重建,很多建築都是在成本不高的情況下就地取材建成。」上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起源於歐洲的現代主義主張建築是個機器,力求簡潔。到了五十年代,人們開始覺得現代主義比較缺乏人性。因此,有英國建築師開始思索是否能在現代主義的内容中稍作變動,添加人性的元素——粗獷主義因而出現。

「粗獷主義的中文譯名好像給人一種不修邊幅的印象,但其實它的主張是以『如實』的物料做建築。」彭展華接着說:「物料和結構是兩大主要特色。它們多用在地原材料如木、鐵、水泥或混凝土;且結構外露,讓建築物的空間、結構和大小一目了然。」

「然而,同樣的物料經歷時代演變,都有不同演繹。」彭展華解釋。「現代人一般覺得石屎與自然環境存在衝突關係,因此出現『石屎森林』的説法。有趣的是,我們參閲文獻後發現混凝土在五十年代屬於新物料。當時的建築師把混凝土視為自然物料,認為它只是水、泥、沙的混合物。因此現代人會覺得混凝土建築很冰冷,也是隨着時代演變而衍生的不同看法。」

中大的粗獷建築

研究始於好奇

彭展華在書中記錄20座香港粗獷建築,揭示它們的過去,敘述它們的故事。談到研究契機,他直言:「那是2019年 —— 當時我打工超過十年,感覺比較缺乏挑戰性,因而想要發掘一些與建築有關的有趣研究項目。我在Instagram上發現很多世界各地與粗獷建築有關的帖子,因而感到好奇;且碰巧看見台灣忠泰美術館邀請了德國SOS Brutalism到當地進行在地展覽,就突發奇想:既然台灣也有多個粗獷建築案例,或許香港也有?」

2020年,彭展華開始着手準備申請Design Trust研究資助的計劃書,且獲利安顧問有限公司資助;並從社交平台認識志同道合的建築朋友,包括四名中大建築系校友。他們組成研究小組,一起鑽研和記錄這個城市的粗獷建築。其中丁詠詩憶述:「決定修讀建築前,我已被中大的校園環境吸引,覺得它蘊含獨特的人文氣息。我希望這項研究能為校園保育作出貢獻,把校園粗獷建築呈現於大眾眼前。」

校園建築展示粗獷美學

中大校園擁有20多座粗獷建築,是全港乃至全球唯一的大型粗獷建築群。彭展華與團隊在研究和搜集過程中,發現書院建築與本部建築的分別。

中大共有20多座粗獷建築,包括科學館、聯合書院胡忠圖書館、張祝珊師生康樂大樓、眾志堂學生活動中心、牟路思怡圖書館及樂群館梁雄姬樓師生活動中心

「司徒惠為聯合書院、新亞書院及百萬大道(本部校園)粗獷建築群進行規劃佈局。書院建築有更多顔色的運用,比如把混凝土與白色牆身拼合,也在底層加入鮮艷的顔色,散發較輕鬆、跳脫的感覺。本部建築群則不同,它們供全校使用,有更強的地標感,因此全由混凝土建成,以傳達穩重的訊息。」

與香港其他粗獷建築一樣,校園内的粗獷建築亦兼備設計感與實用性。亞熱帶地區相對炎熱、潮濕,需要做好採光與通風,因此香港粗獷建築相對通透、輕盈,與英國抵禦嚴寒的封閉式粗獷建築不同。彭展華說:「劉榮廣設計的中大眾志堂學生活動中心的三角尖頂有天窗,能有效聚合陽光,讓室内保持充足的自然光線;地下的多扇玻璃門也能全部打開,達到空氣對流的效果。」

粗獷研究的趣味和價值

考察過程中,他與團隊也有不少難忘經歷。「我們去過一些荒廢的地方,比如聖公會青年退修營。出發前,我們沒有準確地址,更不能使用Google Maps,手上只有六十年代繪製的圖則、路的形狀及附近的路名。後來發現該建築藏於偏僻的行山徑中,回想起來也有探秘、尋寶的奇妙感覺。」

研究團隊一員、也是中大建築系校友的麥憬淮分享說:「通過研究粗獷建築並攝影記錄,我以另一身份了解中大第一代建築背後的人文精神、樸實設計及融入大自然的學習環境。希望大學和學院亦能跟我們一樣,回顧和了解這些有豐富歷史和文化價值、珍貴的現代建築遺產,傳承當中的知識,及保護及善用這些有形的教材。」另一校友周狄希說:「我們在過程中參考歷史文獻、訪問相關人士及舉辦研討會,嘗試發掘更多。」

對建築師來説,一切與建築有關的線索都如寶藏般珍貴。「我們在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北角堂考察時,多番尋找後終發現保存於抽屜内的圖則。半世紀前的圖則仍完好保存至今,實在驚喜。」2021年在香港舉辦展覽期間,研究團隊遇見一些當年的建築師及他們的家人,更有幸與79歲的潘祖堯建築師面談,彌足珍貴。

「展覽包括15座香港粗獷建築的攝影、文字及手工描繪記錄。我們不只是展示建築物的外觀立面,更是強調及呈現我們對建築物的印象和感悟。」校友劉頌銘說。

「粗獷建築背後的任務也是一種價值。除了建築物本身,本地建築教育培育的精英建築師,也值得被港人認識。香港粗獷建築遠不只書中提及的20棟,我希望能繼續鑽研、發掘,或許要出版第二集呢。」彭展華笑説。

/Gillian Cheng
相片由受訪者及Kevin Mak (1km Studio)提供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