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更見精彩——Helga Nowotny教授

Helga Nowotny教授的教研生涯跨越法律和社會學,更是科學與技術研究方面的先驅。她積極參與科學與創新政策制訂工作,自2010至13年,出任歐洲研究理事會主席。理事會於2007年成立,教授有份玉成其事。作為創始人和主席,她確保組織由科學家治理,洞悉研究人員所需,並涵蓋社會科學和人文學。自成立迄今,理事會資助逾一萬二千個項目和一萬多名研究員,包括十二位諾貝爾獎得主。

Nowotny教授成長於第二次大戰中的奧地利維也納,戰火的洗禮使她對世界的運作充滿好奇。在家庭尤其是母親的鼓勵下,成為少數考進維也納大學的女生,1959年取得法理學博士學位。1960年代中期,她與丈夫移居紐約,由於難以在當地覓得契合其法學背景的工作,毅然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博士,師從現代社會學之父保羅.拉扎斯菲爾德和羅伯特.默頓。畢業後,先後在維也納、劍橋、柏林和巴黎等地開展教研工作,作育杏壇。

教授對科學與技術研究的興趣,始自其在休學年前赴劍橋,擔任「科學、技術與信仰」一課導師。在近日出版的《未來的錯覺:人類如何與AI共處》,她疏爬人工智能的角色及其跟人類暗昧不明的關係,提醒我們,科技原為人透過創新,拓展能力的求索,自有書寫開始,人類演化便離不開科技。面對科技的奇蹟和威脅,她指出我們應對人工智能有所規管,並深信未來絕非命定,人可以綢繆更好將來。人工智能無法取代人類智慧,而未來,需要智慧——最後一句,是教授不滿人工智能創作的俳句,在機上從容寫就的詩句。

Nowotny教授未能出席典禮,大學以缺席頒授方式向她頒授學位。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