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症篩查「腦智同護」服務啟動禮於2023年9月21日舉行,(左起)趙夏瀛醫生、彭飛舟醫生、高黃美芸女士、林青霞博士、陳金樑教授及莫仲棠教授在典禮合照

流光灑暖

為本地社群開展免費又全面的阿茲海默症篩查

享譽國際的「光纖之父」高錕教授是諾貝爾獎得主及前中大校長,他在2018年9月去世前,罹患阿茲海默症多年。阿茲海默症是導致認知障礙症的主要原因,高錕教授夫人高黃美芸女士多年來教育公眾認識此病。「眼看著自己心愛的人逐漸衰退,從一個天資聰穎、敏銳機智的人,慢慢變成徹徹底底的另外一個人,這情感上的失落最令人痛心。」高錕慈善基金會主席高黃美芸女士說。

高速的互聯網、便宜的長途電話、視像會議——若果沒有高教授發現的光纖傳輸電纜,這些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通訊方式通通不會存在。 高教授於2009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審團以「光之大師」稱譽他。時至今日,高教授留下的光芒仍在中大校園熠熠生輝。

因其高瞻遠矚的光導纖維研究, 高錕教授榮獲2009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審團以「光之大師」稱譽他。他與妻子高黃美芸女士於頒獎會場合照
在60年代,高錕教授在英國標準電訊實驗室工作,研究透過玻璃纖維傳輸負載編碼資料的光訊號

高黃美芸女士的摯親患上阿茲海默症,切身體會社會因為不諳此病帶來重重挑戰,遂於2010年成立高錕慈善基金會,冀提升大眾對阿茲海默症的關注與認識,提倡改善服務,以及協助阿茲海默症患者、家屬和照顧者。

喪失自我

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便有一位罹患認知障礙症,這是一種影響記憶、思考、行為和情緒的腦退化病。患者會逐漸喪失身體功能,尤其是認知能力。 阿茲海默症約佔全球所有認知障礙症患者的 60-80%。

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往往被誤認為與年齡或壓力有關,在出現明顯的症狀之前,患者時不時會表露一些難以確定的病徵,因此很多患者容易錯過早期病變的黃金治療期。晚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漸漸出現情緒不穩定、語言和身體控制能力喪失等症狀。

一般衰老現象 認知障礙症先兆
間中作出錯誤決定 判斷力下降
間中忘記付款 思考或計算有困難
霎時忘記日子,但之後能記起 失去時間、方向感及地點等概念
間中忘記一些用字 言語表達困難
不時遺失東西 經常錯放或亂放東西

比較一般健忘與認知障礙症(來源:高錕慈善基金會)

預防勝於治療

本年9月21日是「世界阿茲海默症日」。中大當日與高錕慈善基金會聯手舉行高錕中大「腦智同護」服務啟動禮,為年屆60至80歲的香港市民提供免費又全面的認知障礙症篩查,讓 800名市民接受社區服務。

「腦智同護」服務得到林青霞博士的慷慨贊助,冀望篩檢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並且鼓勵患者過積極的生活方式、管理血管病變風險,延遲阿茲海默症惡化,長遠減輕該疾病帶來的社會負擔。

「腦智同護」大使及贊助人林博士致辭時表達對服務的期望,她說:「香港人口是世界上最長壽的,老化問題值得關注。我希望透過此服務,在社區識別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為他們個別制訂預防方案,讓患者、其家人,以及我們的社會受惠。」

高錕中大「腦智同護」服務宣傳片

「腦智同護」服務大使及贊助人林青霞博歡迎合資格的市民參加免費的認知障礙症篩檢,服務車採用中大研發的全球首個人工能「眼底相」分析系統,可即時偵測阿茲海默症(照片由林青霞博士提供)

合資格的市民可以先在「腦智同護」網站填妥網上問卷,懷疑出現早期症狀的市民會獲邀前往停泊於中大的「腦智同護」服務流動車,由團隊註冊護士為他們進行全面的臨床及認知評估。團隊會根據參加者的情況安排1至3週後的隨訪,以便跟進評估結果,並協助有需要的參加者訂立個人化的控制方案。團隊亦會每年定期跟進參加者的健康情況。

香港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基層醫療健康專員彭飛舟醫生在服務啟動禮致辭,他說:「香港正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和慢性神經系統疾病患病率上升所帶來的挑戰。為應對挑戰,特區政府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倡把醫療體系的重心轉移至以預防為主,並加強建立社區基層醫療系統。特區政府正積極動員各界,在社區構建全面、可持續和以人為本的基礎醫療系統。」

眼睛是窺探病變的窗口

依據認知測試和腦結構影像掃描來準確診斷阿茲海默症並不容易。現時偵測阿茲海默症的方法具入侵性,例如正電子腦掃描或通過腰椎穿刺提取腦脊液等,目前尚未普及。  

圖為中大研發的全球首個人工能「眼底相」分析系統。 拍攝「眼底相」的過程快捷方便,人工智能系統僅約需一分鐘,即可運算出「風險評估分數」,以偵測接受檢查者患有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視網膜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延伸,可以用作「窗口」,反映腦內血管和神經的退化程度。

眼底攝影是一種用於拍攝眼睛(包括視網膜)影像的診斷技術。「腦智同護」服務流動車上的數碼眼底照相機內置中大研發的全球首個人工能「眼底相」偵測阿茲海默症系統,由中大醫學院領導的國際團隊研發,系統不但容易應用、非入侵性,且成本效益高,是篩查罹患阿茲海默症高危人士的重要工具。

服務聯席總監及莫慶堯醫學教授莫仲棠教授說:「及早識別和修正一些危害腦健康但仍可逆轉的風險因素,能有效延緩阿茲海默症的惡化速度。憑藉中大團隊在認知障礙症研究及臨床工作上的專業知識,我們為此制定了切合本地情況的臨床預防及治療方案。我們相信推行這項『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介入』的模式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

高錕中大「腦智同護」服務流動車停泊於中大崇基學院眾志堂外,離大學港鐵站僅5分鐘步程
高錕中大「腦智同護」服務詳細內容
參與資格 年屆60至80歲的香港市民
地點 中大崇基學院眾志堂外,離大學港鐵站僅5分鐘步程
時間 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 9:00am – 5:00pm
網站 https://neurology.mect.cuhk.edu.hk/beatad/
費用 由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合共18個月)期間費用全免
備註 參加者要先在「腦智同護」網站填妥網上問卷。由於反應踴躍,現時所有預約期已滿。系統將於2023年10月16日上午9時再次開放予公眾申請,預約期為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

**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於延緩疾病很重要。 如果你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症狀,卻但無在網上系統預約,請盡快約見專業醫護人員尋求建議。**

By Jenny Lau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