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氣的建築

吳恩融深入內地農村移風易俗

在吳恩融心目中,建築教授的使命並非留下令人驚豔的地標,或是寫出在學術界廣傳的論文,而是利用知識改善人的生活。這位中大建築系教授過去二十年在中國內地深耕細作,走遍甘肅、陝西、雲南、四川地震災區,為村民重建舒適安全的農舍,至今仍未言退。

吳恩融的團隊今年計劃在雲南和四川兩省與村民興建80間夯土農舍。國務院年初發出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容貌需立足鄉土,並支持監管抗震改造。吳笑言「這正正是我們多年來一直要做的事」,文件一出,團隊入鄉的工作立時順暢得多。

他接受《走進中大》訪問時說:「我們的方法,是和村民商量每一間屋的設計,因地制宜,過程是由下而上的,需多一點時間。地方官員開始時不習慣我們的做法,寧願剷平土地,建起一排排幾百間一式一樣的房屋,務求快速做出成績。但他們建造的混凝土屋成本高,且往往離農田很遠,不便耕種。」

「建屋技術其實不難,困難的是政策、經濟和心態改變。我們便嘗試把問題逐一解決。」

吳恩融2003年開展「無止橋」計劃,在甘肅省用簡單材料搭橋讓學童安全過河去上學。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農村樓房紛紛倒塌,暴露了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吳教授開始研究低成本的建築方法,就地取材,幫助村民重建。

他說:「我們希望做到高科學、低技術:防震的科學我們要弄得清楚,但落地一刻,建造技術要簡單,連阿婆也能學會。」他相信,村民親手蓋房子會更落力,不用擔心外人偷工減料,又能善用當地婦女的勞動力。

吳恩融衣着簡樸,愛行山和以單車代步和運動,受訪時不拘小節,無所不談。他說,年輕時曾棲身於陋舍,所以踏足內地農村看到惡劣的居住環境時,感受甚深。他童年在鑽石山大磡村木屋區長大。1980年,他考入英國諾丁漢大學修讀建築,當時英政府推行教育變革,大幅提高海外生的學費。吳恩融為了省錢,到快餐店兼職做炸雞和做倒垃圾工人,並搬進待拆卸重建、沒水沒電的舊樓宇居住,只需交一英磅象徵式租金。

邊實驗邊實踐,到了2013年,團隊成立「一專一村」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援計劃,夥拍昆明理工大學、劍橋大學、北京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在中國西南貧困地區和村民攜手蓋出一間間冬暖夏涼、通風明亮的低成本夯土抗震農宅,歷年來共建了過百間。

夯(粵音坑)土是古老的建築技術,在中國和歐洲等地曾廣泛使用。二十世紀,西方國家將夯土技術制度化,以法國技術指南最為先進。吳恩融團隊以此為藍本再本土化,研發出簡單和經濟的方法,使用原土和砂為主力承重,輔以鋼筋混凝土樓板防震結構。

一專一村團隊設計的抗震農宅原型獲得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節2017年度建築大獎

蓋一間夯土房子需要十多萬元人民幣,團隊獲香港善心人贊助,向每戶資助3至5萬元,餘下款項由當地政府和村民負責。在團隊監工下,村民和工人用三至四個月便可蓋好一幢兩層高、能抵禦八度地震的樓房。吳教授又教村民把畜牲圈起來,做化糞池,不用再將牠們放在屋內,以防被盜,改善衛生。

村民掌握技術並建好房子後,吳教授便把施工工具送給他們,讓他們可以謀生。「我們也特別訓練了中國第一隊由女性主導且同工同酬的施工隊,女性撐起半邊天。」他半開玩笑的說。

他感慨地說:「我們做學者建築師,最終是希望利用知識改善人的生活和為人民服務。至於建成多少個矚目的地標,或是寫出多少份學術論文來增加自己的H指數(發表成果指標),在我而言並不重要。」他也常打趣地和年輕一代的學者建築師說:「為了爭取終身教席而工作會非常辛苦。反過來,為人民服務而工作會非常開心。不相信的話,和我一起做二十年就知道了。」

吳教授在昆明市晉寧區夕陽鄉高粱地村與村民一起重建農舍

現時一專一村團隊大概有30人,包括建築師、工程師和工人。團隊更在昆明成立了研究和培訓中心,向工人和村民傳授技術。有地方政府派出施工隊接受訓練,目前已培訓了數百人。工匠經培訓後能獲得省級住建部門的認可,可賺取更高工資。

吳教授和國內其他內地專家團隊多年來為內地積累了豐富的圶土建築經驗,內地當局剛剛制定了關於夯土的建築指引,他樂見政策出台。「我們希望將來有一份國家標準,更有力規範鄉村的建築。到了那一天,各地都用這種由下而上的方法建設農村,我們便完成任務了。」

吳教授以研究成果創新設計的建築作品多年來獲得多項大獎,包括聯合國教科文創新獎、聯合國社會貢獻奬等。團隊設計的抗震農宅原型獲得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節2017年度建築大獎。

文:吳卓盈
圖:D. Lee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