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

欢迎阅览第六十八期《走进中大》。

2025年7月1日,中大成员齐集本部校园,举行升旗仪式,热烈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8周年。我很高兴能与校董会成员、中大员生、校友和各界友好共同庆祝这个重要时刻,回顾香港回归祖国28年来的丰盛旅程。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同时与世界保持紧密联系,深信未来即使面对任何挑战,香港依然会奋力前进,抓紧机遇,持续在科技和产业创新方面取得进步,推动经济增长,为国家现代化及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25年7月1日,中大举行升旗仪式,热烈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8周年。

同日,特区政府公布2025年授勋及委任太平绅士名单,多位中大成员因对社会各界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嘉许,当中包括校董会主席查逸超教授,凭借其对推动本港创科发展的杰出贡献而获颁银紫荆星章;校董会成员黄克强先生因对香港创科生态圈建树良多而获颁铜紫荆星章;校董会成员黄汝荣先生凭借对公共服务的出色贡献而获颁荣誉勋章(请参阅本期快讯新知内关于中大成员获颁勋衔及委任为太平绅士的报道)。这些嘉许充份肯定了中大领导层的能力以及大学社群积极回馈社会的贡献。我衷心祝贺所有受勋及获委任人士,感谢他们对社会发展不遗余力,并祝愿他们再创辉煌。

校董会主席查逸超教授(中),凭借其对推动本港创科发展的杰出贡献而获颁银紫荆星章。校董会成员黄克强先生(左)因对香港创科生态圈建树良多而获颁铜紫荆星章。校董会成员黄汝荣先生(右)凭借对公共服务的出色贡献而获颁荣誉勋章。

向荣誉院士致敬

中大于六月底举行荣誉院士颁授典礼,程伯中教授、梁美芬教授及胡定旭教授获颁授荣誉院士衔,以表彰他们在所属专业领域的优秀成就及对社会的卓越建树,并感谢他们致力推动中大成为亚太区以至其他地区首屈一指的高等院校。三位杰出人士实至名归,我谨此对他们送上诚挚祝贺,并向他们对中大、教育界及本港社会的无私奉献表达崇高敬意。

中大举行第23届荣誉院士颁授典礼。

可持续发展杰出讲座2025

中大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香港地区分会(SDSN香港)的协办机构,日前与澳洲驻香港总领事馆合办「可持续发展杰出讲座2025」。这次合作彰显了我们对推动联合国所订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共同承诺。今年,我们很荣幸邀请澳洲国立大学芬纳环境与社会学院特聘教授白雪梅教授,以「城市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动力」为题,以城市政策规划专家的身份,分享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独特见解。白教授的演讲生动丰富,且富有启发性,让中大员生了解到城市在面对全球挑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演变的角色。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迫在眉睫,这个议题值得我们所有人关注与探讨,白教授的演说可说正合时宜。中大是首家就实现碳中和订立明确路径的本地大学,我们将继续与全球伙伴携手合作,推进香港以至全球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右起:中大副校长(研究)岑美霞教授、中大校长卢煜明教授、白雪梅教授、澳洲驻香港及澳门署理总领事Alistair McEachern先生,以及中大地球与环境科学系副主任(教育)戴沛权教授合照。

难忘时刻

对中大社群而言,2025年6月28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这天,中大校友会联会为响应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让500名中大员工、学生和校友于线上、线下聚首一堂,共同创造最多人同时完成一套健身训练动作的健力士世界纪录,彰显中大人团结向上的精神。由衷感谢校友会联会和每一位参与者的全情参与,令我们能够缔造历史,共同打破世界纪录。这项壮举不但象征我们对推广健身的共同承诺,更体现中大人精诚团结,互励互勉,同心合力迎向挑战的精神。

中大成员共同创造最多人同时完成一套健身训练动作的世界纪录。

十年成果

本月初,我到上海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该奖项于2016年由一群热心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发起,旨在表彰大中华地区为全球科学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我非常荣幸能成为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首届得主。过去十年,这个备受尊崇的奖项致力弘扬科学精神,鼓励更多青年投身科学研究和创新事业。大奖的十周年庆典今年七月在上海展开,十月将移师香港举行。我很荣幸能担任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周香港区筹备委员会的联合主席。我们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由诺贝尔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全球专家主持的讲座、主题峰会及颁奖典礼等,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进行跨学科、跨地域的知识交流。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也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我热切期待十月在香港举行的科学盛会,并与全球同侪一起为科学发展谱写未来。

暑假将至,希望大家会趁假期稍作休息。《走进中大》亦将跟大家小别数星期。谨祝大家有个愉快的暑假。我期待在九月的《走进中大》以新面貌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故事。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卢煜明教授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