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熬过榄球事业的「七年之痒」

中大球员房杰锋首战香港大球场即达阵

4月7日是一连三天的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煞科日,来自各国的运动员挥洒汗水,观众热血沸腾,在烟花绚烂的夜空下送别在香港大球场举办的最后一届七榄盛事。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自1982年起在香港大球场上演,明年将移师启德体育园。

当晚香港男子队迎战日本队,在「Melrose银剑赛」冠军赛封王;胜利狂欢的队伍中出现一抹熟悉、年轻的身影——他是现年27岁的华将房杰锋,透过「学生运动员学习支持及入学计划」入读中大的二年级学生。今年七榄赛事是他榄球生涯里首次主场达阵,也是他苦练七年后终于赶上大球场「尾班车」的一年。

相片由受访者提供

情有独钟

中学时期,房杰锋在天水围就读第三组别(Band 3)学校,却在那里找到自己的目标。他中二时开始接触榄球运动,当初是出于想与朋友一起玩的心态而加入球队。「那时候体育老师组织榄球队,我便抱着『试一下也无妨』的心态,与友人一同加入。中学时期我对读书不感兴趣,反而对榄球情有独钟,每天上学都在期待放学后的练波时间。」

房杰锋小学时代曾尝试跳远,又玩过舞龙,最终决定以榄球为长远发展目标。「榄球对我来说有着独特的魅力。舞龙是一项容不下丝毫错误的运动,而榄球则未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断定输赢,即使一开始处于落后的形势,也能有足够的时间后来居上。」

苦候七年 脱颖而出

27岁的房杰锋在今年七榄中首次主场两度达阵,赢得全场喝彩。然而鲜有人知道球场上耀眼的身影背后,经历了七年的漫长等待和自我质疑。

「这次成功赶上七榄的尾班车,对我来说像是发了一场美梦。」他说。「自2017成为全职运动员起,我一直未有机会踏足香港大球场。这次争取七榄入场券也相当不容易,大概三十人争夺十二、十三个正选席位,竞争也算激烈。」

房杰锋坦言疫情三年没有比赛机会,漫无目的地一味练习,有时也会质疑努力的意义。尽管去年未能入选亚运,他也坚持寻找突破,提升自己的能力。「我本身打的是翼锋,后来尝试改变位置打前锋,让教练觉得我具备能力和战术胜任不同位置,争取更多被看见的机会。」

相片由受访者提供

大球场上,房杰锋两度达阵,助力港队取得胜利。他形容现场球迷反应热烈,全场观众都为他们打气,他笑说:「比如打球期间我们需要和队友说话交流,球迷们的打气声甚至盖过我们的声音——真的十分夸张呢!得到他们的支持令我很开心,也更投入比赛。」谈到达阵,他续道:「入球当下当然很兴奋。一般运动员都会热烈庆祝,但我实在太累、太紧张了,只顾专注比赛和休息。」

房杰锋又形容今年是特别的一年:「想不到大球场上的最后一场七榄盛事,竟是我的第一年,因此觉得别具意义,感觉就像赶上尾班车一样。」

「希望人们知道我是房杰锋。」

这届赛事是大球场改建前的最后探戈,也是名将姚锦成的告别战。早在2017年,当时刚刚加入港队的房杰锋就被称作姚锦成的接班人。

「那时候其实没有太多机会崭露头角。直到今年终于有机会踏上大球场,我的心态反而是做好自己,把最好的表现带给球迷。」他说。「我不会视『接班人』为目标,因为我就是我。我希望大家认识我的名字,看到我的进步,见证我的突破。」

在中大,房杰锋是联合书院的一份子,也是中大榄球队成员。「中大榄球队的队友大部分因兴趣而加入球队,他们一般打法比较保守,循规蹈矩一点。外国运动员则不同。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要尝试突破才会有进步。」

谈到目标,房杰锋期望争取入选五月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世界七人榄球挑战者系列赛」第三站赛事。长远来说,登上奥运舞台是他的「终极目标」。他说:「至于学业,我希望自己能平衡训练和学习两方面。专注发展榄球事业之余,也想学习新知识,扩阔视野。」

/Gillian Cheng
/San

分享文章:

你有想说的故事吗?

《走进中大》园地公开,鼓励大学各部门及成员投稿,分享有意义、富趣味的内容。

无论你是学生、教师还是职员, 欢迎踊跃来稿!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

(来稿采用与否,《走进中大》拥有最终决定权,并有权删改来稿及决定刊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