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图一︰香港地区光学图像(真彩色合成)

卫星技术分析香港暴雨水浸状况

香港于9月7日晚上出现暴雨极端天气,一小时雨量打破自1884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中大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太空所)团队,采用卫星技术协助政分析暴雨水浸灾害。

受台风「海葵」残留雨带的影响,香港天文台于9月7日晚上11时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至午夜12时录得1小时雨量为158.1毫米,当中新界和港岛等地区更录得超过200毫米雨量,造成了多区水浸甚至山泥倾泻,严重影响了城市交通以及市民的正常生活。

为了协助研究和判断灾情,中大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太空所)所长关美宝教授和马培峰教授领导的团队,第一时间获取了三幅国家高分三号SAR卫星图像(拍摄时间分别为8月26日、9月7日和9月9日),对灾前、灾中、灾后情况进行分析,并发送相关政府部门供其研究。

图二:高分三号SAR影像强度图 (亮色代表强散射目标,如楼房,暗色代表弱散射目标,如水体)
图三:红色区域表示疑似水浸区域 (声明:受限数据分辨率处理技术, 结果可能有一定偏差)

相对于光学卫星,SAR卫星具有独特的穿云透雨能力,可以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穿透云层的遮挡,对受灾地区进行遥感探测。高分三号卫星于9月7日对香港地区的观测结果如图二所示。透过对不同时间拍摄的SAR图像进行对比,研究人员可以对几个受灾区域进行水浸监测,例如图三所示,其中红色区域代表疑似水浸区域,从分析结果来看,多个地区确实受到水灾的影响,成果对于灾情研判和应急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中大太空所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香港基地,是卫星遥感领域香港唯一的国家级科创平台,并拥有全港唯一的遥感卫星资料地面接收站。太空所长年从事基于遥感图像的灾害监测与预报的研究,致力为香港乃至世界各地提供准确灾情资讯,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政损失。此次,太空所基于国家高分三号卫星资料,对暴雨水浸灾害进行了有效分析,未来将继续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对水浸、山泥倾泻等风险进行评价和预警研究。

图/中大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分享文章:

你有想说的故事吗?

《走进中大》园地公开,鼓励大学各部门及成员投稿,分享有意义、富趣味的内容。

无论你是学生、教师还是职员, 欢迎踊跃来稿!

截稿日期详看这里

(来稿采用与否,《走进中大》拥有最终决定权,并有权删改来稿及决定刊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