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賜教授出任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

2025年5月14日

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陳君賜教授獲委任為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任期三年,由2025年4月1日生效,並兼任現有職務。

陳教授將協助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共同推進參與政府「產學研1+計劃」(RAISe+)的中大項目及其他創新與知識轉移項目,加速大學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的潛力,並促進與政府、業界、大學及科研界的相關合作。陳教授亦將負責制定大學及合作機構的知識產權管理策略,並擬定科研成果商品化及知識轉移的相關政策。此外,陳教授將以中大卓越科研為基礎,致力推動及支持中大社群內的創新與創業生態發展。

陳教授表示:「我深感榮幸獲委任為協理副校長(知識轉移),我將致力推動大學在創新、科研轉化及與業界合作方面的策略和發展。我期待與同事、中大社群、及合作伙伴攜手提升研究影响力,將科研成果產業化惠及社會各界。」

陳教授在香港大學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在中大化學病理學系取得博士學位,師承盧煜明教授。陳教授專注研發基於循環DNA分析的創新診斷測試。他的發明廣為醫療界應用,涵蓋無創產前檢測、癌症診斷、器官移植及自身免疫疾病監測。

陳教授擁有深厚的知識產權經驗,並深諳知識轉移的監管與資金運作機制。陳教授與其團隊在無創產前及癌症檢測技術領域發明超過120項,並獲得全球1,500多項專利。這些成就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研發出唐氏綜合症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廣獲全球超過100個國家採用,造福超過一億名孕婦。陳教授2020年獲著名科學期刊《自然-生物技術》評選為「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之一。

在學術領域以外,陳教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企業家。他與盧煜明教授及趙慧君教授共同創辦多間生物科技公司,包括思為諾(Cirina)。該公司後來與GRAIL合併,並最終被因美納(Illumina)以超過80億美元收購。陳教授持續推動科學創新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對全球醫療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除了科研工作外,陳教授亦熱心教學,曾四度獲得中大醫學院「年度最佳教師獎」。

分享文章:

歡迎大學同仁向《走進中大》投稿,請提交至 enews_reply@cuhk.edu.hk 。「快訊新知」的英文字數上限為500字,中文為700字。提交前,請先參考《走進中大》文章的內容及格式。

若提交內容獲採納發表,我們將聯絡投稿人。請注意《走進中大》保留決定是否發表內容及對內容作編輯的權利。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