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的致勝方程式

新基石研究員何旭華:「研究始於好奇。」

炎炎夏日,重慶的陽光熾熱無比。酷暑難耐,正在放暑假的小男孩被迫打消外出玩耍的念頭,決定安坐家中,埋頭書海。「小時候,電腦遊戲還未普及。因此留在家中的我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閲讀數學書本上,逐一破解難題。」何旭華憶述說,「想不到童年時期對數學的興趣,竟燃點了一輩子的愛好。」

純數領域學者何旭華教授於2019年加入中大,現為中大數學系及數學科學研究所卓敏數學講座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算術幾何、代數群及表示理論,在推進「李理論」(Lie Theory)發展方面貢獻良多。今年1月,騰訊公司在2022年設立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公布了首屆新基石研究員名單,全國共有58名傑出科學家獲選,何教授榜上有名,將獲得1,500萬元人民幣,在未來五年進行基礎科學研究。

鎖定研究領域

「『Lie』在英文中解作謊言,但我並非研究人們為何説謊。」何教授笑說。「李理論」(Lie Theory)由挪威數學家Marius Sophus Lie於十九世紀提出,包括李群和李代數,闡述了「對稱」的基本法則,是現代數學的重要支柱之一。他續道:「我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時,著名數學家George Lusztig的指導令我大開眼界,引導我從多個嶄新角度研究李理論。我漸漸對李理論產生濃厚興趣,並決心深入探究,希望在這領域作出貢獻。每門數學課題就像來自世界各地的珍饈百味,各有各滋味,帶來不一樣的精彩。

「建築物和大自然,如泰姬陵和色彩斑斕的蝴蝶,都與對稱息息相關。我一直覺得對稱與美學密不可分。」

作為純數專家,何教授在其研究領域作出不少重大貢獻,獲美國數學學會頒發2022年度「李理論謝瓦萊獎」,為首位香港學者獲此獎項。

滿足好奇心

何教授說:「大部分基礎科學的研究成果難以在短期内改變世界,往往需花上幾十、甚至幾百年。」舉例來説,人們多年前開始研究數論,初衷只是為滿足好奇心。時至今日,手機通訊的編碼和解碼正是當時的研究成果之一。或許,研究人員根本沒想過他們的研究結論多年後被廣泛應用。

何教授形容他的研究始於好奇。他最近讀到一篇關於愛因斯坦的故事——當被問到太陽在宇宙的速度有多快,愛因斯坦回答說「不知道」。何教授解釋說:「因為他根本沒有盲目背誦數字。知識包含事實和理論,而我更醉心於研究後者。」

「我熱衷於剖析事實背後的理論,因此純數於我而言十分有趣。除了知識層面的增進,我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也收穫滿滿的成就感,那就更熱愛了。」

實現夢想  一步之遙

在逐夢路上默默耕耘,謙虛的何教授一直有個遠大理想:「代數是數學裏其中一門主要課題,因此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頂尖的代數研究中心。這次被選為騰訊新基石研究員,成為香港三位獲選科學家之一,我感到十分榮幸。得到騰訊公司的慷慨支持,我希望能在十年内實現這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他期望代數中心能發展成亞洲頂尖的研究搖籃,吸引更多優秀和創新的數學人才,在國際舞台上佔一重要席位。

醉心研究之餘,何教授也熱心教學,作育英才。他寄語有志參與數學研究的年輕人:「不要把自己困在某個領域。看遠一點,花心思在不同課題上,或許能發掘更多意想不到的有趣成果!」

文/Gillian Cheng
攝/LCT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