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在亞洲

相比歐洲和北美,可持續發展在亞洲欠缺清晰監管。然而,近年亞洲飽受氣候危機衝擊,幾乎所有面臨嚴重威脅的城市都位於這片廣袤的大陸。《南華早報》於8月16至17日舉行亞洲可持續發展論壇,雲集本港以至亞洲的商界領袖、可持續發展倡議者、學界和政界人物,討論綠色科技和投資等議題。

中大為大會知識夥伴,多位教授和校友積極參與和臂助討論: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系主任和城市研究課程主任伍美琴教授,以及政治與行政學系系主任和商業及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主持小組討論,年僅25歲的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校友鍾芯豫則為講者。三場討論聚焦綠色科技和投資,最終卻歸結於人:推動社會共融對創造零碳、快樂和繁榮的未來至為關鍵。

伍美琴教授

「日光不止提供電力,曬太陽可以強化骨骼,改善睡眠。」伍美琴說。「永續發展有很多面,它跟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我們不會只集中在某一方面,因為永續發展帶來眾多好處,也能啟發我們更有智慧和圓融地處事。」在亞洲智慧城市的討論,三位地產和酒店業界的講者分享促進城市健康的灼見,並強調要增加城市的抵禦能力,必須讓整個社會,特別是草根階層參與其中。

鍾芯豫的清新分享,為第二天的論壇揭開序幕。她解釋婦女教育與減少碳排放的關係:「如果女性沒有應對水災、乾旱和極端天氣等災難的能力和知識,她們會承受極大風險,因為女性是家庭照顧者,但她們卻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和家人。如果我們能讓女性自小接受教育,就能防止悲劇發生,也令亞洲人更有能力防禦氣候危機。」

鍾芯豫小姐

「有一句話這樣說:『每人都可以發聲,包括女性。沒有人需要被賦聲,我們只需被傾聽。』……我們每人都能多走一步,細心規劃綠色科技和氣候計劃,盡其在我。」

談及如何在氣候倡議上增加女性參與和即將進行的南極之旅後,鍾芯豫感慨地說:「雖然現在有眾多女性身居要職,在發展中地區仍有很多婦女遭受不公平待遇……生於富裕地區的我們,應多關注和幫助那些不幸的婦女,讓她們也有美好的將來。」

「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的目標日趨制度化,標準普遍由西方建立。亞洲在這方面常被視為後來者」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多年的盧永鴻說。

「跟隨國際標準並不容易,但我期望在實踐ESG目標時,企業能帶出本土和跟行業相關的特色。」

盧永鴻教授(在熒幕者)

說到討論題目——永續發展的職責應落在行政總裁抑或財務總監上,講者同意推動永續發展,不應限於此兩位高級行政人員,企業員工和持份者都應對綠化目標有認同感,對大自然和身處的環境出一分力。

照片由南華早報提供,謹此致謝。

分享文章:

你有想說的故事嗎?

《走進中大》園地公開,鼓勵大學各部門及成員投稿,分享有意義、富趣味的內容。

無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職員,歡迎踴躍來稿

截稿日期詳看這裏

(來稿採用與否,《走進中大》擁有最終決定權,並有權刪改來稿及決定刊登時間。)